1.融资方面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a公司向x公司租入一套生产设备,租赁期为4年。
a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100000元。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8年,合同签订当日的账面价值及公允价值均为35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为该项租赁业务,a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1000元,x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2000元。租赁期届满时,a公司将以500元的价格购入该生产设备,估计该日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5000元。合同规定利率为10%。(不考虑与该租赁行为相关的各项税费)
(1)租赁开始日,承租人会计处理的会计分录:(具体计算过程略)
借: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该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较小者+初始直接费用) 31833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贷方倒挤数) 83168.5
贷:长期应付款 —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400500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1000
(2)租赁开始日,出租人会计处理的会计分录:(具体计算过程略)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402500
贷: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价值) 35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借贷方倒挤数) 50500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2000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抵消掉初始直接费用因素对未实现融资收益带来的影响。
本例中,需冲减未实现融资收益2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2000
贷:长期应收款 —应收融资租赁款 2000
以这个实例来解释,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2.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的会计处理步骤有哪些呢?
一、会计确认 租赁公司的会计确认是将某一租赁项目的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正式地计入或列入公司的具体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
一项通过租赁金融资产进行再融资的过程,要在财务上对资产的出售与融资的做出判断,并因此进行不同的会计确认。 判断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出售还是融资,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即“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
1、风险与报酬分析法 如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分析,如果租赁公司转让资产后仍然保留已转让资产实质上所有的收益和风险,那么转让交易应视同担保融资,金融资产仍然继续被确认为发起人的负债;如果租赁公司转让了相关的资产后,金融资产实质上所有的收益和风险也随之转移出去,那么,交易的资产应作销售处理,所募集的资金应作为一项资产转让收入并同时确认相关的损益。 2、金融合成分析法 如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分析,对已经确认过的金融资产,因发生转移性的交易面临再确认或终止确认的处理,取决于租赁公司的销售意图,即决定一项资产交易能否作为销售处理要看其控制权是否已由转让方转移受让方,而不是看交易形式。
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更偏向于把金融资产转让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 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通常融资租赁公司将其按照租赁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充分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
对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关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确认条件,如与应收账款有关的风险、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的等,会计事项应按照出售应收账款处理,并确认相关损益。 否则,应作为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借款进行会计处理。
三、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借款的会计处理 租赁公司将应收账款提供给银行作为其向银行借款的质押,与应收账款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所以,租赁公司转让金融资产所获得的资金当作负债处理。租赁公司应定期支付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款项的本息,并对相关债权计提坏账准备。
四、应收账款转让的会计处理 1、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的会计处理 租赁公司将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无追索租赁保理融资,根据融资租赁公司、承租人及银行之间的协议,在所售应收账款到期无法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向出售应收账款的租赁公司进行追偿,所售应收账款的风险完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 这是租赁公司最乐于接受的融资方式,可以达到将既有的租赁金融资产出列财务报表的效果,而且在实务中,租赁公司更愿意将未支付租赁物件货款的新租赁项目推介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t+0方式做成租赁保理。
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租赁公司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售出应收账款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坏账准备”科日,按照应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售出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借贷方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应收账款融资损失”或贷记“营业外收入——应收账款融资收益”科目。 2、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的会计处理 租赁公司在出售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如附有追索权,即在有关应收账款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银行有权向出售应收账款的租赁公司追偿,或按照协议约定,租赁公司有义务按照约定金额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回购部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由售出应收账款的租赁公司负担。
这样的保理融资是现时租赁保理资金市场上使用最多的融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处理与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借款时的会计处理相同。
五、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从会计的角度出发,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的第一步工作同样是确认基础金融资产的转让是否属于销售,而这一点既是销售的确认问题,也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问题。 与其他形式的应收账款融资的情形相同,如果作为销售,则意味着转让方取得收入而放弃资产,需要终止确认所放弃的资产;如果不作为销售,则转让方所转让的只是采取转让形式而实际上是资产的抵押,并以此暂时取得现金资产的使用权,因此,意味着一项新的负债的诞生。
3.应收款项融资的会计如何处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迅速,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重要方式。
本文结合相关例题说明应收款项融资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应收款项融资是一种以应收账款为工具为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也是一种债权融资形式。
主要有应收账款抵借和应收账款出售两种形式。应收账款抵借是指企业以其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未对该项业务作出具体的账务处理规定,给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带来很大不便。对于应收账款抵借,目前国内会计界的普遍做法是保留原有“应收账款”科目金额不变,取得和偿还抵借款通过“短期借款”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应收账款出售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让授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由其向客户收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应收账款出售分为附追索权应收账款出售和无追索权应收账款出售两种情况。
现举例说明。 一、应收款项融资会计核算 【例1】甲企业2007年1月1日以应收账款1万元向乙银行借得7000元,借款月利率为8%。
2007年4月1日,甲企业收到抵借账款中一客户账款4000元,甲企业于当日将账款4000元连同利息一起归还银行。借款合同规定:已抵借应收账款仍由甲企业进行收账工作。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短期借款——乙银行 7000 (2)2007年4月1日甲公司收到客户的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3)甲企业归还银行借款4000元和利息168元(7000*8%*3)。 借:短期借款——乙银行 4000 财务费用 168 贷:银行存款 4168 【例】甲企业2006年1月1日将应收账款50000元以无追索权出售给乙银行,乙银行按应收账款总额收取5%的手续费和10%的预留余款。
甲企业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6年1月1日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乙银行,取得全部出售款时: 借:银行存款 42500 其他应收款 5000 财务费用 2500 贷:应收账款 50000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企业收回或处置应收款项时,按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当期损益。
(2)2006年4月30日收到银行通知共收回49000元,发生现金折扣2000元,坏账损失1000元,其中坏账损失由企业承担。 借:管理费用 1000 财务费用 20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3)2006年5月1日,甲企业与乙银行进行结算,甲企业收到暂扣款结余款项2000元(5000-1000-20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二、应收款项融资问题及建议 第一,在应收账款抵借业务中,取得和偿还抵借款通过“短期借款”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用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然而,企业销售货物产生的应收账款账龄很可能超过一年。当应收账款的账龄超过一年时,用“短期借款”进行会计核算,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此外,由于发生应收账款抵借时,“应收账款”科目金额不变,这将导致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资产虚增。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
因此,企业应增设“抵借应收账款”科目,进行应收账款抵借时,借记“抵借应收账款”,并冲减“应收账款”科目金额。在收到和偿还抵借款时,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
这样就可以使资产负债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应收账款抵借情况。再者。
这一列示方法与西方常用的做法一致。 笔者认为,通过设置“抵借应收账款”科目来进行应收账款抵借业务核算,在该科目下设置“应收账款抵借”进行明细核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反映业务流程,且充分体现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
第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人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终止确认,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应用指南规定:“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转移金融资产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笔者认为,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并没有将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收购方。
因此在该方式下,应收账款出售时,不能终止确认应收账款。企业在对附追索权应收账款出售时的会计处理可以借鉴应收账款抵借业务的相关做法。
企业可以在相关会计科目下设置“附追索权”对该项业务进行明细核算。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4.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都有哪几种方法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一)承租人1。
租赁开始日时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2者中的较低者+初始直接费用)A 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付款额)银行存款 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金等+担保余值(承租人或相关第三方)+优惠购买价 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独立第三方) 2。 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3。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注意:第一年应付本金余额=A-直接费用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直接费用)*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 A-(上月租金-B)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实际利率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上月租金-D)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实际利率 ……1。 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用 贷:累计折旧注意:分摊的累计折旧=(A*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2。
租赁期满时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二)出租人1。 租出固定资产时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担保余值 (未担保余值) 贷: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营业外收入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未实现融资收益 (差额) 银行存款 (初始直接费用) 2。
每次确认租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3。 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注意:第一年租赁投资净额余额A'=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A'-(上月租金-B')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实际利率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上月租金-D')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实际利率 ……4。
租赁期满优惠购买时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存在担保余值的,还应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未担保余值###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之间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但是如果该项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
这时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总额小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含30%)。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融资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额的确定,承租人可以自行选择,即可以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也可以采用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这时所讲的 “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是指租赁开始日。
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之间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但是如果该项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这时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总额小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含30%)。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融资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额的确定,承租人可以自行选择,即可以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也可以采用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这时所讲的 “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是指租赁开始日在出租者账上所反映的该项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
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道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都无法得到,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其中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资产原帐面价值的折现率。 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费用。
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通常有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发生的费用等。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其帐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在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承租人支付租金时,一方面应减少长期应付款,另一方面应同时将未确认的融资租赁费用按一定的方法确认为当期融资费用,在先付租金(即每期起初等额支付租金)的情况下,租赁期第一期支付的租金不含利息,只需减少长期应付款,不必确认当期融资费用。 在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承租人应采用一。
5.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根据“实质胜于形式”的会计惯例,融资租赁在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内应记录一项资产和一向负债,其金额应等于租赁财产在租赁开始日的公正价值减去出租人应收的各种补助金和课税减免后的净额。
如果这项现值较低,则等于租赁最低付款总额的现值。在计算租赁最低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租赁的内含利率在实质上可以确定,则可用这种利率作为贴现率。
否则,就用承租人另行借款的利率。 租金应作为财务费用和减少帐面负债余额进行分摊,财务费用应分摊于租赁期中的各个会计期,以使每个会计期的负债金额能有一个固定的利率。
融资租赁在每个会计期间既发生资产的折旧费,也发生财务费用。对租入资产的折旧原则,应与自有资产折旧一致。
如果不能肯定承租人在租期满后将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资产应在租赁期或资产的使用年限两者中,择其在时间较短的期间内全部折旧完毕。 据此,承租人应设置以下帐户: 1。
“应付租赁款总额”。该帐户核算按规定应向出租方缴付的租金总额(含设备原价、利息和手续费),并按出租单位设立明细分类帐户。
2。“待支付租赁费”。
该帐户用于核算利息和手续费。 3。
“租赁费用”。该帐户核算已确认的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以及在租赁过程中发生的租赁设备费用,如提取的折旧费、修理费等。
就出租方而言,会计准则规定,出租人用于融资租赁的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应作为应收款项,其金额等于租赁中的投资净额。 确认财务收益时依据的模式,应能反映出租人在融资租赁中的未收回投资净额,或未收入现金投资净额的一个固定的定期收入率,同类性质的租赁使用的方法应当一致。
据此,出租人应设置以下帐户: 1。“应收租赁款总额”。
该帐户核算按规定应向承租方收取的租金金额(含设备原价、利息和手续费),并按承租单位设立明细分类帐户。 2。
“待实现租赁收益”。该帐户用来核算在租赁期分摊的手续费和按租赁净投资额计算的租期内各年累计利息。
3。“租赁收入”。
该帐户用于核算企业因从事租赁而取得的收入。 4。
“应付租金额”。该帐户核算融资租入资产按租约应付给出租方的租金,并按出租单位设立明细分类帐户。
此帐户一般在转租情况下使用。
6.新开融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2千万,验资后老板把注册资本转出了,财务
1、新开融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2千万,验资后老板把注册资本转出了,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某股东
贷:银行存款/现金
2、以上行为为抽逃资金,股东抽逃出资,是指股东将已交纳的出资又通过某种形式转归其个人所有的行为。即在公司财务账册上,关于实收资本的记载是真实的,并且在公司成立当日足额存于公司,但之后股东或出资人又以撤回、转移、混同、冲抵等违反公司章程或财务会计准则的各种手段从公司转移为个人所有的行为。
3、抽逃资金的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零一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7.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如何做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处理如下:在《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准则》中,对出租方而言应设立“应收融资租赁款”、“融资租赁固定资产”、“递延收益——未确认融资收益”等科目。
1、融资租赁的资产作为租入方自有资产在租入方账面核算,经营租赁的资产仍在出租方账面。 2、融资租赁期满,标的资产通常归租入方所有,经营租赁期满,标的资产由出租方收回。
3、融资租赁可以看作是“借款+购买”,是由融资租赁公司为承租方提供资金购买资产,承租方在以后的一定期间内偿还借款。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借: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如果你是你是出租方,那就不要做账,有相关规定如下:1、融资租赁出租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但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是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上在册管理。
租出的时候不做帐务处理。 2、收到租金,开具的租赁发票,做出租收入处理。
3、转让固定资产,走固定资产清理。融资租赁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支付租赁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租赁期满,取得所有权时 借: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租入后登记备查,支付费用时 借: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反映租赁开始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的较小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反映长期应付款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反映最低租赁付款额)如果有融资手续费发生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就是说融资手续费等初始费用和购买固定资产处处理一样要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很像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反映的是现值,长期应付款反映的是你未来付出的现金流量(包括应付的本金和利息),未确认融资费用(前面两者的差额,反映的是未来应付的利息)。以第一期租金支付为例,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乘以你折现时使用的利率,得出当期的实际利息,这笔是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另外支付租金是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这之后用长期应付款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得出下一期期初未付的本金,而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仍反映未付利息余额。
以此类推。前面说融资租入类似分期买入,所以租出方不可能只让你分期把固定资产的买价(现值)付清,一定会收你利息,而未确认融资费用就是分期收回的利息,相对与租入方当然要入财务费用了。
(1)在融资租赁方式下,会计上承租人应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 (2)在租赁开始日,企业应按当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3)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
在租赁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计入租赁设备工程成本。 2.举例 设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需安装的设备一套,设备安装时间5天。
设备价款总额为220 000元(假设设备价款低于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租赁价格为267 000元,另支付设备安装调试费等30 000元(包括租赁期满购买该设备应付的价款)。
根据租赁协议规定,租赁价款分四年于每年年初支付,该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租期满后,设备转归承租企业所有。该企业融资租赁资产占全部资产总额的40%。
(1)租入设备验收并交付安装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融资租赁设备) 220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47 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67 000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融资租赁设备)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2)租入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50 000 贷:在建工程──安装工程(融资租赁设备) 250 000 (3)每期支付融资租赁费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66 750 贷:银行存款 66 750 (4)每年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某车间──折旧费 50 000 贷:累计折旧 50 000 (5)采用直线法每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11 75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1 750 (6)租赁期满,租赁资产产权转归企业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50 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50 000A公司向X公司租入一套生产设备,租赁期为4年。 A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100000元。
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8年,合同签订当日的账面价值及公允价值均为35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为该项租赁业务,A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1000元,X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2000元。
租赁期届满时,A公司将以500元的价格购入该生产设备,估计该日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5000元。合同规定利率为10%。
(不考虑与该租赁行为相关的各项税费)(1)租赁开始日,承租人会计处理的会计分录:(具。